咨询预约

有没有纸巾?

       学生:老师有没有纸巾?(说话的时候笑得很不好意思,弯著腰,给人感觉理不直气不壮)

  老师:这不是有吗?(当时我正在看书,处理事情)

  谈话结束,学生自己从桌面上的纸巾盒抽取自己需要的纸巾。

  这个对话持续不到10秒钟。在生活中太常见,以至于我们几乎都没有任何意识去思考其中隐含的东西。

  当我回答学生“这不是有吗?”之后,我心里感到不舒服,有点奇怪。这种感觉使我停下手中的事情,思考为什么我会出现情绪变化,会有奇怪而不太舒服的感觉。

  这不是一个完整的对话。完整的对话应该是类似下面的对话形式。

  生:“有没有纸巾?”

  师:“有”

  生:“能不能给我一张?”

  师:“可以。”

  生:“在哪里?”

  师:“在这里,你自己拿。”

  谈话结束,学生自己过来拿纸巾,离开。

  现在回到前面不完整的对话,好像答非所问,但是,为什么这个对话可以起到信息交流的效果?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根据TA理论来分析。从学生的言语(不考虑声调以及肢体动作)来看,当时他只是在探索、确认我有没有纸巾,他是用一种成人自我状态在跟我沟通,但是,这位学生说话时的声调、表情,以及其他肢体动作的信息传递的是另外一种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而且是顺应型的儿童,也就是说,这位学生把我看成是类似于父母的人,他用的是儿童和父母沟通的方式。这时候我对他的反应也不是针对他的成人自我状态,而是无意识的采用父母自我状态对他的儿童自我状态进行沟通。学生在当时激活了我的父母自我状态,绕过我的成人意识,这也导致我感到不舒服、出现奇怪的感觉。所以,对话的隐性沟通可以这样来表达。

  生:“老师,能不能给我纸巾,我需要纸巾,求你了!纸巾是你的,可是我不好,我因为什么什么事情需要用到纸巾,你能不能给我啊?”

  师:“你看看你,要一张纸巾需要这样吗?我是铁公鸡吗?我会吝啬到连一两张纸巾都不给你吗?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真是的,纸巾在这里,自己过来拿!拿个纸巾还要打扰我做事,真是烦!我怎么教出这样的学生!”

  这个转换的对话有一点夸张,目的在于突出对话的隐性含义,实际情况冲突可能没那么明显。从隐性沟通中可以看到“踢我吧”的框架,学生先是表现出自己做得不好,刺激了我的父母自我状态,谴责他、批评他,满足了学生的要求,但是我也因此感到不舒服,这个心理游戏的结果就是双方都不爽。那么,为什么学生有这样的隐性需求呢?所以,我推测,这位学生的心理地位是“我不好,你好”,他的人生剧本中很可能存在类似于这样观点: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得到什么,必须付出另外些什么;这个世界不可靠,别人不会无缘无故对你好;我是负担等等(具体情况是不是这样,还有待于得到该生的确认)。

  实线是显性沟通,虚线是隐性沟通。显性沟通看似无效,隐性沟通才是有效的。


创建时间:2018-03-26 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