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预约

从交互作用理论看师生间和谐关系的建立

  ----运用交互作用理论分析一例师生冲突案例


  论文摘要: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巨大的教育意义,因此,在教育活动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育效果与质量的重要前提。交互作用分析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意识或自我由三部分构成,儿童意识、父母意识、成人意识。在交往中,恰当的自我状态是交流沟通成败的关键。一般来说,最有效的交流沟通是成人意识对成人意识的交互作用。但大多数师生间并非以这种方式交互,于是冲突产生。所以,要建立市师生间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师生必须拥有一个强大的成人意识。

  在现实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惧怕学习、不思学习、回避学习,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大量的研究表明:真正使学生出现问题的并非是物质环境,而是心理环境,是有关老师或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行为等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的诸因素所形成的环境。针对学生的有关学习问题,自然就形成了学校或家庭的学习心理环境。而这其中师生关系就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巨大的教育意义,因此,在教育活动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育效果与质量的重要前提。

        最近,本人在心理辅导中接触了一例师生冲突案例,运用人际交互作用理论分析并辅导面询者,并试图从这个角度谈谈师生间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一、案例:高职男生小舟   父母为知识分子,小时候主要由母亲带大,父亲在外地工作。6岁后全家团聚。家中父亲是权威,父亲事业有成,对孩子要求严格,关爱有加。为孩子安排一切,不够民主,比较独断。母亲对孩子较民主,且和孩子说话口气温和,总以商量的甚至哄孩子的口气与儿子相处。家里父亲常会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母子,因为他认为自己是对的。小舟本人较内向(因为父亲管的严,不让出门),爱看书,知识面较广。

进入初中后与老师关系较紧张,常会和老师产生冲突,为此转了学。进入目前的学校,不久前又和老师冲突,并当即离开了学校一人回家。老师觉得他太危险,如果要再回到学校必须由本人和父母写下保证书,今后再有此类事情发生,学校概不负责。由于双方暂时没有达成协议,小舟也无法回学校上课考试。在期末考试前就呆在了家里。
   二、分析:

        为什么小舟极易与老师发生冲突,而且一般是比较武断、严厉、唠叨的中年教师,而与一些年轻的,较民主的教师则一般不发生冲突?这里可以用人际交互作用理论来作一分析。

  人际交互作用(transactional analysis)是美国人伯恩(E Berne)于1957年首先提出来的,他指出:无论人们是以何种方式相互影响,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做出回应时,存在一种社会交互作用,人们对它的研究叫做交互作用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简称TA。TA的重点是“沟通”,指两个人之间的互动。

  交互作用分析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意识或自我由三部分构成,儿童意识、父母意识、成人意识,他们的特点如下:
  1.成人意识对自己负责,对别人尊重,处理事情是理智的。儿童意识和父母意识都发展不充分,也可以是过分发展的。成人意识可以发展不充分,也可以被儿童意识或父母意识污染或整合。污染指把儿童或父母意识的糟粕或消极面带进了成人意识,而整合则把儿童意识或父母意识好的积极因素吸收到成人意识里。
  2.儿童意识①积极方面是友好合作,灵活性,想象力和创造性,乐观精神;②消极方面:不负责任,只顾自己的享乐主义,玩世不恭的态度,依赖别人,自恋(沉溺于自我欣赏,不能对别人有利他主义的爱,甚至根本不关心别人),吸引别人的注意等。
  3.父母意识①积极方面,原则性,道德情操,关心爱护别人,服务精神和献身精神等;②消极方面,过分指责别人,对别人强求,禁忌多,倾向于惩罚,对别人过分保护,恩赐观点,特权观念,看不起别人等。

  两人在相互交往时,会采取以上三种自我心态的心理定位中的一种。在童年时代的早期,每个人都会形成一种与人交往的主要方式。这种人生观往往与人共伴一生,除非经历了重大的变故才会改变,因此它叫做生活定位(life position)。虽然一种生活定位往往会支配着一个人的交互作用方式,但是在特定的交互作用中,其他立场也会不时地展现出来。也就是说,一种生活定位居统治地位,但并非是所采取的唯一的生活定位。这种生活定位主导着他在人际交往中的模式。小舟的母亲常以慈母式的家长心态和小舟交往,而父亲则以指责式的家长心态对待儿子,同时在儿子长大以后仍然把他当孩子,从而使“儿童意识”成为小舟人际交往中的主导生活定位。对于逐渐长大的,已经具有一定成人意识的小舟,母亲的交往方式是可以接受的,表现出“儿童般”的友好合作、依赖。而父亲的交往模式则是他反感的。但是鉴于父亲在家中的权威,他无法反抗。则以儿童对成人的无可奈何、玩世不恭、逆反等方式来回应。于是,在学校里遇到以“家长心态”(主要体现为过分指责别人,对别人强求,禁忌多,倾向于惩罚)甚至“成人心态”交往模式对待自己的老师,小舟同样以“儿童心态”来回应。

  我们可以看看小舟和老师交往中的几种情形:

  1、  师:“××,你今天怎么没穿校服啊?”

  小舟:“衣服洗了,你让我怎么穿呀!”

  师:“嘿,别人怎么没洗,就你事多。你老不穿校服,也不是一次了!”
  一开始老师的话是探索性的,这来自成人意识。但小舟并不答复他的疑问,而只是以孩子般的耍赖的态度回应,老师的成人意识指向小舟的成人意识,而小舟的儿童意识指向老师的成人意识,二者交叉。而后教师则以成人意识来回应小舟。这样的交往是不会成功的,而且可能越来越糟。
        2、师:“你这样子就不要进教室上课了!”

  小舟:“不上就不上,有什么了不起的!”小舟转身就离开教室,出了校门。

  老师的话实际隐含的意思是:你必须承认错误,否则我就会不让你上课,你最在乎这个,我给你个下马威,希望你向我认错。但是小舟并没有领会老师话中的含义,认为老师就是不想让我进教室,这样我还呆这干什么?走吧!这是一种暧昧的交流沟通,老师表面上发出的信息和实际要发出的信息并不一致,而作为交往中惯于以儿童心态对待的小舟根本无法领会,而产生沟通障碍。

  3、小舟在自己座位上轻声自言自语老师讲课的某些内容。老师发现了呵斥道:“你叽里咕噜费话什么?你上课老是乱讲话,你眼里还有没有老师?”

  小舟:“谁讲话了!我刚说了一句,怎么是老讲,你说话没根据。”

  这种交往模式在校园里是常见的,老师总以父母意识对待学生,把学生看做儿童,横加指责,甚至不问青红皂白。而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则往往以逆反的儿童意识来应对。师生冲突由此产生。

        可见,由于家庭教育及小舟自身个性因素的影响,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人际交往模式,在绝大多数场合中小舟会以“儿童自我”的状态与人沟通、交往,至少可以说其社会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一定障碍。在交往中更多地表现出孩子般的任性、情绪化。加上学校老师对学生缺乏了解,以及传统“师道尊严”理念的影响,在与学生交往中较多地以“成人自我”意识对待学生,使得人际交互作用呈“交错式”、“暧昧式”的交流沟通类型,而这恰恰是最低效的沟通方式,也是最易产生冲突的沟通方式。

  三、辅导策略:

  (一)认知改变与重建

  对于年近十八的面询者,以上的分析是能够理解的。在和小舟面谈了两次,初步了解了情况之后,我将以上的分析说了出来。同时,帮助他完成一件重要的事,就是——认识自己。这些工作的目的是改变他原有的认知,学会理性地分析、看待问题,理解自己与他人行为的动机与实质,以及行为产生的原因。并且帮助他重建正确的认知。小舟听完以后有恍然大悟之感,似乎明白了自己长期以来比较困惑的问题,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来看问题。对自己也有了清晰、全面的认识。

 (二)行为改变与尝试

  改变一直以来在人际交往中“儿童意识”的固有模式,学会理性地思考、与他人沟通与交流,尝试用“成人意识”与人交互。教他学会尝试新的做法与表达方式,并让他体验、感悟前后之间的变化。比如与人交流时如何观察别人的表情,借助非言语符号更明确把握对方言语中的隐含信息等。

  当然,这其中非常重要的是其父母,尤其是父亲对待他的教养方式的改变,对配合小舟的行为改变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应该说父亲也意识到了孩子问题产生与他的教育方式有着直接的渊源,并积极从自身开始改变。

  (三)态度改变与关系重建
  帮助小舟以倾听、接纳、同理、尊重、真诚的态度看待自己的老师们,同时通过父母与老师沟通,进一步改善并建立彼此间更为友善的关系。

  (四)沟通分析与练习

  借助录音笔,无意间录下自己平时与人交往的对话,作为检视、改进自己沟通方式之参考,并要求其勤加练习学得的沟通态度与技巧。

  四、辅导效果

  经过一个多月,家长反映小舟的情况有了好转,他已经能尽量注意并控制自己的情绪。当然,完全的改变还是需要时间的,同时也需要家庭与学校教师的积极配合。有了这样一个过程,相信小舟会更健康地成长。

  五、启示:

  从以上案例分析中我们了解到,在交流沟通中,恰当的自我状态是交流沟通成败的关键。一般来说,最有效的交流沟通是成人意识对成人意识的交互作用,它表现了有益的自我接受和对他人的尊重。这种交互作用促使问题得到解决,视他人同自己一样有理性,降低了人们之间感情冲突的可能性。从严格意义上讲,父母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和成人自我状态并没有好坏之分,而只有应用场合的分别。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必须拥有一个强大的成人意识。如果交流的过程中任由自己的父母意识或儿童意识控制我们的情绪,那冲突的发生就再所难免。要使冲突解决,做到有效的交流控制,首先要努力培养自己的成人意识。父母意识会导致强制策略的使用,儿童意识可能会缓和冲突或努力避免冲突,而运用成人意识和正视策略,持“我好——你好”立场的人才更可能获得双赢的结果。成人意识是用理智而不是情感面对问题,它是父母意识和儿童意识的“守门人”,告诉它们什么时候可以出现,什么时候不该出现。人们只有具有强大的成人意识,才能在与人沟通中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把握好自己的自我状态。

  所以,要建立市师生间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教师而言,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把学生当作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成年人看待,以成人对成人的交互作用方式来进行交流和沟通,抱着“我好,你也好”,“我行,你也行”的人生态度,按照“双赢原则”来处理人际关系。而不能充当“迫害者”和“拯救者”。其次,严格要求与关心相结合。教师对学生的行为有严格的要求,但不要把学生作为实现目标的工具,而应该真正地把学生当作“人”来关心,做到严肃评价与理解、尊重相结合。教育教学中,应该强调评价与理解相结合,评价和理解是不可相互取代的。能够换位思考,以同理心去理解学生,应允许并引导学生选择合理的、正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参考文献:

  1、(美)艾.B.哈里斯 托.A.哈里斯 著   《保持自信  相互作用分析心理学译丛》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9年

  2、(美)托马斯﹒A﹒哈尔斯    《你行—我行   相互作用分析心理学译丛》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8年

  3、西祠   《交互作用分析学派(TA)的理论与实践(1)》  上海心理咨询网


创建时间:2018-03-26 14:47